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137页,80000字左右.
CAD版本图纸,共6张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矿区概述
朔里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北市东北16公里处朔里镇,区内有矿用铁路在坡里车站接符夹线,南至符里集接京沪线、北至夹河寨接陇海线、西到阜阳接京
九线,可通往全国各大城市,矿区公路与主干公路连接,合徐高速、连霍高速由矿区东侧和北部通过,交通便利。如图1.1。
图 1.1 朔里矿交通图
1.1.1地形地貌
本区地势平坦,矿井被40.10~80.00米厚的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海拔标高32.04~34.99米。呈北部偏高南部偏低的地势特征,区内无河流通过,仅
北部葛洼村附近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增产河,矿井东有龙河、闸河,西有岱河,水量随季节变化,旱季干涸。82年7月矿井东侧的闸河最高洪水位
36.856米,使之积水成灾。
1.1.2气候
淮北地区属海洋—大陆过渡性气候,夏天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风,雨季多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雪期为每年12月至次年2
月,冻土深度为0.2m,最深为0.3m。气温最高为40℃,最低为-12℃,平均相对湿度为73%,气压为990~1041mb。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
力一般3~5级,最大风力为9~11级。
1.1.3地震
安徽北部宿州~徐州一带自公元925年以来,曾发生强弱地震40余次,最强地震(1668年)波及本区,裂度为Ⅶ度。据全国地震裂度区划图查得,本
区地震基本裂度值为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值为0.05。
1.1.4地温
本矿区年平均地温15℃左右,恒温带深度30m左右,其恒温为15℃左右。本矿井属地温正常区,地温梯度小于3℃/100m,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温
将随之升高。
1.1.5供水
本矿生活用水水源主要是奥灰水,其次是太灰水,水质类型为HCO3.SO4—Ca.Na型,水质较好,易于开采。本矿目前已施工2个奥灰水源井和1个太灰
井下水源井,出水量一般60~70m3/h。由于奥灰、太灰含水层富水不均,且水量偏小,能施工的水源井有限,生活用水较为紧张,为此,本矿通过考
查论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建立了日处理能力5000m3的净化水厂,净化处理矿井井下的排水,除部分补充非饮用生活用水外,主要用于井下防
尘或工业用水。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地层
朔里煤矿位于淮北煤田闸河向斜的中部,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东南缘,徐淮坳陷中。区域地层属华北型地层,由老至新为远古界的青白口系
、震旦系,古生界的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
矿井地层:自下而上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第四系。其中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下统、三叠系
等地层。含煤地层为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其中以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为主,山
西组次之。自奥陶系剥蚀面向上,矿井内地层总厚度645米左右。
含煤地层总厚度560米左右。其上部全被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
1、石炭系(C)
① 中统本溪组(C2b)
假整合于中奥陶系的深灰色、隐晶质石灰岩之上,厚度一般为22米左右,其上部以浅灰-灰白色隐晶质石灰岩为主,夹紫色泥岩,下部为灰白-棕色、
紫色铝质泥岩,底部含铁质结核较多。
② 上统太原组(C3 t)
整合覆盖在本溪组之上,为薄层细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及石灰岩,有韵律出现。厚度平均为154.86米,以石灰岩为主,含灰岩12层,从上至下
依次编号为1~12灰。
底部普遍发育一层黑色泥岩(海相泥岩),致密,块状,含少量粉砂质及菱铁质结核,厚度平均为10.72米,一般在4~25米间。
石灰岩中以1灰、2灰和13灰三层较稳定。1灰为黄灰色~深灰色,隐晶质。上部含泥质较高,富含蜓和珊瑚等化石。1灰全区普遍发育,层位稳定,是
重要的标志之一(K1)。其顶界面作为与山西组分界线。
本组含煤9层,厚度为0~1.04米,平均为0.46米,偶见可采点。
2、二叠系(P)
① 下统山西组(P1s)
本组与下伏太原组为连续沉积,呈整合接触。厚度平均为127.68米,一般为111.48~147.80米,由一套灰~深灰色厚层状粉砂~细粒砂岩和灰~深灰
色的泥岩及薄层煤层组成。共含有6、7两个煤组,其中6煤为局部可采煤层。7煤层为极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
7煤以下至海相泥岩间为深灰~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和薄层泥岩互层,具有明显条带状构造,可见清晰的连续波状层理。
6煤至7煤之间,由灰色~深灰色,细砂岩至粉砂岩、薄层泥岩及煤层组成,呈条带状,具缓波状层理。
从6煤到山西组顶界,主要由灰白~深灰色中、细粒砂岩和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砂岩多呈不等粒结构, 6煤层顶底板常见4~6米的深灰色粉砂岩
,是确定6煤的良好标志。
② 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本组连续沉积在山西组之上,与其呈整合接触,厚度平均为190.12米,主要有深灰~灰色泥岩、灰~浅灰色砂岩及煤层组成,为陆相沉积,含煤6~9
层煤,其中3、5煤为全矿主要可采煤层。底部普遍发育一层浅灰~灰绿色铝质泥岩,厚度一般在1.57~10.77米,平均为4.46米。致密块状,具有滑
腻感,含有紫色斑块和菱铁矿鲕粒。因其层位稳定可靠,是确定下石盒子组底界和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之一(K2)。以2煤为界分上、下两段:
(1)下段
从铝质泥岩(K2)到2煤为主要含煤段,厚约为50米。含煤4-7层,3、5煤层位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4煤层属不稳定煤层,在矿井南部局部达到
可采,2煤为极不稳定的不可采煤层。
其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铝质泥岩以及浅灰色粉砂、细砂岩,5煤顶板常发育一层中~细粒砂岩,裂隙发育,厚度由北向南减小。
位于K2之上33米左右的3煤,平均厚度为1.9米,一般为0.38~3.61米, 3煤和4煤相互间展现为分叉合并关系,由于岩浆侵入,局部间距增大。
(2)上段
2煤以上至上石盒子底界,厚度151.75~129.45米,平均140.38米。为深灰~灰色泥岩、粉砂岩以及灰~灰白色,细~粗粒砂岩,以中粒砂岩为主,
最厚达11米,分选中等,颗粒自上而下变粗。夹有1~3层薄煤层。
③ 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为灰~灰白色粉砂~中粒砂岩、灰~紫色泥岩及薄煤层。本组为陆相沉积,地层揭露厚度最大为89.09米,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和第四系为
不整合接触。
底部为一层厚度2.79~17.6米,平均为11.57米的灰~灰白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性差,胶结物为泥质、硅质,具微波状层
理,含泥岩包裹体。因其特点突出,即作为二迭系上下统的分界标志层(K3)。本组上部偶见有一不稳定的薄煤层沉积。
3、第四系(Q)
厚度为45.02~83.76米,平均为61.61米。主要由土黄、棕红或青黄色的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粉砂及砂砾组成。上部以砂质粘土、粘土和粉砂为主
,见有2-4层粉砂,厚约1~3米,累计厚度一般为2~8米。最厚达10~21米,岩性松散,透水性强,全区内较稳定。下部由灰白色、棕色、青黄杂色
砂质粘土和粘土组成。富含铁锰和钙质结核。分布均匀,在西南部较厚,东北部较薄。局部夹细~粉砂,呈透镜体分布,含水。底部为0.03~4.18m
砂砾层,颗粒大小不一,主要分布在矿井西部、北部。其综合柱状图见图1.2。
1.3构造
淮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豫淮坳陷的东部,东以郯庐断裂为界与杨子板块相接,西以夏邑—阜阳断裂为界与河淮沉降带为邻;北以丰(县)沛
(县)断裂为界与丰沛隆起相接,南以太和—固镇断裂为界与蚌埠隆起相邻。煤田构造的形成、发展与板内构造和板缘构造的演化密切相关。区内构
造受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徐宿弧形构造所控制,东西向和备东向构造为主要格局。主要表现为北北东向构造改造早期的东西向构造。
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叠加的结果,区内东西向大断裂和北北东向大断裂纵横交错,形成了许多近网状的断块构造。区内主要褶曲有宿东向斜、宿南向斜
、童亭背斜、五沟向斜、皇藏峪背斜、闸河复向斜、相山~肖县背斜、肖西向斜等。
主要断裂构造有丰沛断裂、宿北断裂、光武~固镇断裂;夏邑~固始断裂、丰涡断裂、大刘家断层,南坪断层、固镇~长丰断裂,西寺坡断层等。本
矿井位于闸河复式向斜中段西翼,矿井内次级褶曲较为发育,而断裂却相对较少。矿井中部的矬楼背斜将整个矿井分成南为黄湾向斜、北为葛洼向斜
两个主要次级构造。轴向NE~NW,平面展布呈“S”型。区内地层倾角平缓,一般均小于25度,在矿井南部及东南部断层成组出现,形成构造局部复
杂,并成为与岱河、房庄等矿井的自然边界。矿井北部因岩浆的侵入,葛洼向斜的煤层遭受破坏,对生产影响较大。如图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