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word说明书一份,共126页,约68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平煤十一矿1.8Mt/a新井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平煤十一矿二1煤层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按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完成平煤十一矿1.8Mt/a新井设计。专题为平煤十一矿二1煤层瓦斯综合治理
技术研究,翻译为3000字的英译汉文章。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九龙矿1.8Mt/a新井设计。平煤十一矿位于平顶山市区西北13km处,行政区划属平顶山市湛河区和
宝丰县共同管辖。井田内交通便捷,内有国铁孟(庙)平(顶山)支线与京广铁路干线连接,平(顶山)宝
(丰)支线与焦枝铁路相接,平(顶山)舞(阳)支线与地方小铁路漯(河)南(阳)支线连接。井田走向
长约6.59km,倾向长约2.58km,井田总面积为16.28km2。主采煤层为二1煤,浅部平均倾角为21°,深部平均
倾角为12°,煤层平均厚度为10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井田地质储量为237.47Mt,矿井可采储量158.775Mt。矿井服务年限为67a,涌水量不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150m3/h,最大涌水量为180.4m3/h。局部矿井瓦斯涌出量较高。
井田为两水平,一水平标高为-650m,二水平标高为-850m双立井开拓,主井装备箕斗,副井装备罐笼。大
巷采用胶带运输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1.5t固定式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一般部分共包括10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
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
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为:平煤十一矿二1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翻译部分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煤炭发展前景
关键词:井型 ;开拓方式 ;储量 ;通风方式 ;采煤方法 。
ABSTRACT
The design includes three parts: a general part and the translation of some parts of the topic.
The general part of the Kowloon mine 1.8Mt / a design of new wells. Pingmieshiyi mine is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Pingjingshan City, Henan Province, from Fengfeng Group Co., Ltd. about
40 kilometers south-east about 13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Cixia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Anyang City, Handan City, under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nd Cixian Fengfeng mining
jurisdiction. Mine with convenient traffic, north-west have Handan railway line cut through the
ring, the new station from the slope Pingmeishiyi-Guang Railroad Station is only 6.59
kilometers. Waida to about 2.58km, a total area of mine 16.28km. The main coal seam 21 coal,
with an average inclination of 21 °, the average total seam thickness is 10m. Waida relatively
simp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 industrial reserves of 237.37Mt,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158.775Mt. Length of service for mine 67a, Chung, water, not water mine normal Chung
150m3 / h, the largest water Chung 180.4m3 / h. Higher gas emission in coal mine for high-gas
coal mine. Mine for the two-level, a level of elevation for-650m, the second level of
elevation-800m double for the vertical development, the main shaft skip equipment, auxiliary
equipment cage. Tape transport roadway used to transport coal, the use of auxiliary transport
transport 1.5t tub fixed. Mine ventilation for ventilation diagonal wings. Mine was
working for the 330d, system as a "38" structure. The general part of a total of 10
chapters: 1, an overview of mining and mine geological features; 2, Waida realm and reserves;
3, system and design of the mine production capacity, length of service; 4, mine development;
5, to prepare the way - with the district roadway layout ; 6, coal mining methods; 7,
underground transport; 8, mine hoist; 9, mine ventilation and security technologies; 10, the
basic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for mine. The special subject part is the coal mine
scaleboard Gas to prevent and cure a technique overview.Translation part is the Perspective of
co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early 2000’S.
Keywords: Well type; To open up the way; Reserves; Ventilation; Mining method.
目 录
一般设计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 矿区概述 1
1.1.1 矿区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1
1.1.2 矿区地形、地貌及居民分布情况 1
1.1.3 矿井供配电来源 1
1.1.4 矿区水文概况 1
1.1.5 工业及居民用水的水质、水源情况 2
1.1.6 矿区气候条件 2
1.1.7 矿区经济概况 2
1.2 井田地质特征 3
1.2.1 井田的地形及地质勘探 3
1.2.2 地层情况 3
1.2.3 矿井主要断层分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水文地质特征 6
1.3 煤层特征 9
1.3.1 煤层埋藏条件 9
1.3.2 煤层群特征 9
1.3.3煤层的围岩性质 10
1.3.4煤的特征 10
1.3.5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 13
2井田境界和储量 15
2.1 井田境界 15
2.1.1 井田境界确定依据 15
2.1.2 井田境界 15
2.1.3 井田赋存特征 15
2.2 矿井工业储量 15
2.2.1 储量计算基础 16
2.2.2 井田钻孔及勘探分布情况及勘探类型 16
2.2.3 煤层可采厚度及储量等级圈定 16
2.2.4 矿井的地质储量 17
2.3 可采储量 17
2.3.1 计算可采储量时必须考虑永久煤柱的损失 18
2.3.2 各种煤柱损失计算 18
2.3.3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19
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3.1 矿井工作制度 21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1
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确定的依据 21
3.2.2 核算矿井服务年限 21
3.2.3 核算第一水平的服务年限 22
3.2.4 井型校核 22
4 井田开拓 24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4
4.1.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4
4.1.2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坐标 25
4.1.3 工业场地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开采水平的划分 26
4.1.5 主要开拓巷道 26
4.1.6 开拓方案的确定 26
4.2 矿井基本巷道 31
4.2.1 井筒 31
4.2.2 主要开拓巷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井底车场及硐室 33
4.2.4 主要开拓巷道 36
5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39
5.1 煤层地质特征 39
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9
5.2.1 确定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的原则 39
5.2.2首采区基本情况及区段划分 40
5.2.3煤层的开采顺序和区段接替顺序 40
5.2.4确定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生产系统 40
5.2.6确定巷道的尺寸、支护、通风方式及掘进方法 41
5.2.7采区生产能力确定 41
5.3 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42
5.3.1 车场 42
5.3.2 采区主要硐室的布置 43
6采煤方法 45
6.1 采煤工艺方式 45
6.1.1 煤层的赋存特征 45
6.1.2 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45
6.1.3 确定回采工作面长度、推进方向、推进度 46
6.1.4 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的确定 47
6.1.5 采煤机的工作方式 48
6.1.6 回采工艺 48
6.1.7 工作面运煤 49
6.1.8 工作面支护 49
6.1.9合理采放、放顶步距、放煤方式的确定比 52
6.1.10劳动组织和循环作业图表 53
6.1.11 工作面吨煤成本 54
6.2 回采巷道布置 55
6.2.1回采巷道布置 55
6.2.2回采巷道支护 55
6.2.3确定回采巷道断面及其具体施工技术要求 55
7 井下运输 58
7.1 概述 58
7.1.1 井下运输设计的原始条件和数据 58
7.1.2 矿井运输系统 58
7.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 58
7.2.1 转载机选型 58
7.2.2 破碎机机选型 59
7.2.3 顺槽皮带送机选型 59
7.2.4 上山胶带输送机选型 59
7.2.5 采区辅助运输 59
7.3 大巷运输设备的选型 62
7.3.1 胶带运输大巷设备选型 62
7.3.2 辅助运输大巷设备选型 63
8 矿井提升 64
8.1 概述 64
8.1.1 矿井提升设计原始条件核数据 64
8.1.2 矿井提升方式 64
8.2主副井提升 64
8.2.1 主井设备选型 64
8.2.2 副井设备选型 65
9矿井通风设计 67
9.1 选择矿井通风系统 67
9.1.1 矿井概况 67
9.1.2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67
9.1.3 矿井通风类型的确定 68
9.1.4 采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69
9.1.5 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 69
9.1.6矿井通风容易和困难时期的通风网路图及立体图 70
9.2 工作面及全矿所需风量 71
9.2.1 确定回采面风量 71
9.2.2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矿井所需风量 74
9.2.3 确定采区、全矿的风量分配 74
9.3 全矿通风阻力的计算 76
9.3.1 确定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的最大阻力路线 76
9.3.2 矿井通风容易时期和困难时期井巷摩擦阻力及通风阻力计算 76
9.3.3 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的计算 82
9.4 扇风机选型 84
9.4.1 确定风机设计工况点 84
9.4.2 矿井主扇选择的两条原则 86
9.4.3 电动机选型 87
9.5 安全灾害的预防措施 88
9.5.1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88
9.5.2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88
9.5.3 防水措施 88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89
专 题 部 分 90
平煤十一矿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采场瓦斯治理方法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 1顶板走向钻孔抽放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 2高抽巷抽放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1.3专用巷道排放瓦斯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采煤工作面顺层抽放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1采空区埋管抽放技术治理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 2开采保护层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2. 3煤层注水防治瓦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文原文 102
中文译文 107
致 谢 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