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设计说明书1份,共164页,约86000字左右
CAD版本图纸,共5张
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唐口煤矿1.5 Mt/a新井设计
毕业论文专题题目: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和要求:
根据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本毕业设计分为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具体包括:
1、一般部分:唐口煤矿1.5Mt/a新井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矿井概况、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首采区设计、采煤方法、矿井通风系统、矿井运输提升等。
2、专题部分: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3、翻译部分:完成近3-5年国外期刊上与采矿或煤矿安全有关的科技论文翻译一篇,要求不少于3000字符。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唐口煤矿1.5 Mt/a新井设计。唐口煤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西侧,距济宁市10 km,交通便利。井田走向(南北)长度约9.45 km,倾斜(东西)宽度约5.45 km,总面积为51.88 km2。主采煤层为3#煤,煤层平均倾角为5o,平均厚度为3.1 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井田工业储量为23673.3万t,可采储量为14499.1万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 Mt/a,服务年限为69 a。矿井涌水量不大,正常涌水量为200 m3/h,最大涌水量为496 m3/h。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789 m3/t,绝对涌出量为2.04 m3/min,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开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采用矿车进行辅助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矿井年工作日为330 d,工作制度为“四六”制,日净提升时间为16 h。
一般部分共包括10章:1、矿区概况与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安全;10、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题目是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主要是研究了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对综采工作面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做了全面的陈述。
翻译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伽马射线传感仪在煤矿残顶煤厚度测量中的应用,英文题目为:Remnant Roof Coal Thickness Measurement with Passive Gamma Ray Instruments in Coal Mines
关键词:立井; 单水平; 带区; 中央并列式通风
ABSTRACT
This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monographic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an academic paper.
The general design is about a 1.50 Mt/a new underground mine design of Tangkou coal mine.Tangkou coal mine lies in the west of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from Jining City 10 km, the transportation is convenient.It’s about 9.45 km on the strike and 5.45 km on the dip, with the 51.88 km2 total horizontal area.The minable coal seam is 3 with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3.1 m and an average dip of 5°. Field geological conditions si simple.
The proved reserves of this coal mine are 236.73 Mt and the minable reserves are 144.99 Mt, The design of min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1.5 Mt/a ,with a mine life of 69 a. The normal mine inflow is 200 m3/h and the maximum mine inflow is 496 m3/h. The mine gas emission absolute is 1.789 m3/t rate is 2.04 m3/min which belongs to low gas mine.
The mine is a single level to develop. Te central laneway uses Belt Conveyor to transit coal, and trolley wagons are used for accessorial transportation in the roadway.The ventilation mode of this mine is center juxtapose form. The “four-six” working system is used in the Tangkou mine. It produces for 330 days a year, Day for 16 h time net ascension.
This design includes ten chapters: 1.An outline of the mine field geology; 2.Boundary and the reserves of mine; 3.The service life and working system of mine; 4.development engineering of coalfield; 5.The layout of panels; 6. The method used in coal mining; 7.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of the mine; 8.The lifting of the mine; 9. The ventila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mine; 10.The bas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norms of the designed mine.
The topic of special subject parts is the Bolt suppor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mine roadway,main to research coal bolting technology,It makes a fully comprehensive statement of Bolt Support Technology in mechanized mining face.
Translation part is aboat gamma radiation sensing instrument’s application of thickness measuring residual top-coal in a coal mine.The English title is“Remnant Roof Coal Thickness Measurement withPassive Gamma Ray Instruments in Coal Mines”.
Keywords: Shaft; Single level; Panel; Center juxtapose ventilation
目 录
一般设计部分
1 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矿区概述 1
1.1.1矿井位置、范围及交通 1
1.1.2 自然地理 2
1.1.3矿区水文情况 3
1.2井田地质特征 3
1.2.1煤系地层 3
1.2.2井田构造 6
1.2.3岩浆岩 6
1.2.4构造变动情况 6
1.2.5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 6
1.3煤层特征 7
1.3.1煤层特征 7
1.3.2煤质 8
1.3.3煤的化学特征 9
1.3.4煤的工业用途 10
1.3.5其它有益矿产 10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2
2.1井田境界 12
2.2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2
2.2.1钻探 12
2.2.2报告审批情况 12
2.2.3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13
2.3矿井可采储量 13
2.3.1矿井工业储量 13
2.3.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 16
2.3.3工业广场煤柱 16
2.3.4后期风井保护煤柱 17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3.1矿井工作制度 18
3.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4 井田开拓 20
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0
4.1.1井筒形式的确定 20
4.1.2工业场地的位置 22
4.1.3开采水平的确定及带区的划分 23
4.1.4主要开拓巷道 23
4.1.5开拓方案比较 24
4.2矿井基本巷道 34
4.2.1井筒 34
4.2.2井底车场 38
4.2.3主要开拓巷道 40
5 准备方式—带区准备方式 44
5.1煤层地质特征 44
5.1.1带区位置 44
5.1.2带区煤层特征 44
5.1.3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 44
5.1.4水文地质 44
5.1.5地质构造 44
5.1.6地表情况 45
5.2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45
5.2.1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 45
5.2.2带区巷道布置 45
5.2.3带区生产系统 46
5.2.4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 49
5.2.5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 49
5.3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50
5.3.1确定带区车场形式 50
5.3.2带区主要硐室布置 51
6 采煤方法 52
6.1采煤工艺方式 52
6.1.1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 52
6.1.2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52
6.1.3回采工作面参数 53
6.1.4采煤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 53
6.1.5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 56
6.1.6端头支护及超前支护方式 57
6.1.7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 59
6.1.8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 60
6.2回采巷道布置 62
6.2.1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62
6.2.2回采巷道支护参数 62
7 井下运输 65
7.1概述 65
7.1.1井下运输原始数据 65
7.1.2井下运输系统 65
7.2煤炭运输方式和设备的选择 67
7.2.1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67
7.2.2带区煤炭运输设备选型及验算 67
7.2.3运输大巷设备选择 69
7.3辅助运输方式和设备选择 70
7.3.1辅助运输方式选择 70
7.3.2辅助运输设备选择 71
8 矿井提升 73
8.1矿井提升概述 73
8.2主副井提升 73
8.2.1主井提升 73
8.2.2副井提升 76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78
9.1矿井概况、开拓方式及开采方法 78
9.1.1矿井地质概况 78
9.1.2开拓方式 78
9.1.3开采方法 78
9.1.4变电所、充电硐室、火药库 78
9.1.5工作制、人数 78
9.2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78
9.2.1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79
9.2.2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79
9.2.3矿井通风方法的选择 79
9.2.4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80
9.2.5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的布置 81
9.2.6工作面通风方式的确定 81
9.3矿井风量计算 81
9.3.1矿井风量计算方法概述 82
9.3.2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82
9.3.3备用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84
9.3.4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84
9.3.5硐室需要风量的计算 85
9.3.6其他巷道所需风量 85
9.3.7矿井总风量计算 85
9.3.8风量分配 86
9.4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87
9.4.1容易和困难时期矿井最大阻力路线确定 87
9.4.2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91
9.4.3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92
9.4.4矿井总阻力和等积孔计算 92
9.5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93
9.5.1选择主要通风机 93
9.5.2电动机选型 97
9.5.3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97
9.5.4对反风装置及风硐的要求 98
9.6特殊灾害的预防措施 98
9.6.1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98
9.6.2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98
9.6.3防水措施 98
10 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00
参考文献 101
专题设计部分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02
1 引言 102
2 国内外煤巷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103
2.1国外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103
2.2国内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103
2.3我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过程 104
2.4我国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基本特点 104
3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107
3.1锚杆支护理论 107
3.1.1现有锚杆支护理论 107
3.1.2锚杆支护新理论 109
3.2锚杆支护作用机理 110
3.3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111
3.3.1动态信息设计法简介 111
3.3.2试验点调查和地质力学评估 111
3.3.3初始设计 112
3.3.4井下监测 113
3.3.5信息反馈和修正初始设计 113
3.4锚杆支护监测技术 113
3.4.1巷道表面位移 114
2.4.2顶板离层 114
3.4.3锚杆(索)受力 115
3.5特种锚杆与锚索支护技术 115
3.5.1特种锚杆 116
3.5.2小孔径树脂锚索 117
4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应用 118
4.1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在徐庄煤矿的应用 118
4.1.1巷道支护设计与施工组织 118
4.1.2锚杆支护围岩监测系统 120
4.1.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22
4.2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在石台矿的应用 122
4.2.1断面及支护方式的选择 123
4.2.2支护参数的确定 123
4.2.3施工方法及技术保障措施 124
4.2.4经济效益分析 126
5 结论 127
参考文献 128
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 129
中文译文 138
致 谢 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