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24页,月17000字
任务书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11张
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建立数学模型。
二、进行方案选择,要求论证充分。
三、整体结构设计,绘制0号结构示意图一张。
四、编写运算程序。
五、测绘零件图1号图一张。
六、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5000字。
注:此表如不够填写,可另加附页。
主要参考资料(具体格式以规范化要求规定为准)
[1] 常健生.检测与转换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2月
[2] 樊映川. 数学分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6月
[3] 朱龙根.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8月
[4] 王光斗,王春福.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3月
[5] 方大千. 电工手册 [M] 电子出版社2003年10月
[6] 温松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 [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7] 谭浩强. C程序设计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8] 陆耀祖. 内燃机构造与原理 [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年3月
[9] 卡严.机械传动装置设计手册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1月
[10] 王世彤. 机械原理与零件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11] 符炜. 机械创新设计构思方法 [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月
[12] 孙恒 陈作模.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5月
连杆端面平行度自动检测仪的设计
摘 要:连杆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传力构件之一,常处于高速运动状态,因此要求与其它零件间具有较高的配合精度。因而连杆的检测是生产中频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我国连杆检测对于平行度的检测主要采用手工检测。本选题的设计是专门用来检测连杆端面的平行度,它避免了手工检测可能带来的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关键词:连杆;平行度检测;端面
The Design of Automatic Detector for Parallelism of Both Side
of Connecting Rod
Abstract:The connecting rod is one of the main power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for automotive engine, it often in a state of high-speed motion, thus requiring higher accuracy connect with other parts. So the det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frequent and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production. Linkage detection in China is using manual testing for parallelism detection. The design of this topics is designed to detect rod end of the parallelism, it avoids the errors caused by manual testing potential human factors,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Keywords:Connecting rod ;Parallel testing ;End face
目 录
摘要……………………………………………………………………………………1
关键词…………………………………………………………………………………1
1. 前言………………………………………………………………………………2
2. 课题背景及现状 …………………………………………………………………2
3. 动力学参数的选定………………………………………………………………2
4. 切屑力的计算…………………………………………………………………3
5. 电机的选用……………………………………………………………4
6. 拟定传动方案……………………………………………………………………4
6.1 主轴布置方案………………………………………………………………4
6.2 主轴布置方案评价…………………………………………………………5
7. 结构设计…………………………………………………………………………5
7.1 传动装置传动比……………………………………………………………5
7.2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5
7.2.1 转速…………………………………………………………………5
7.2.2 功率…………………………………………………………………6
7.2.3 转矩…………………………………………………………………6
7.3 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6
7.3.1 凸轮轴与驱动轴的齿轮设计与计算及校…………………………6
7.3.2 曲轴与驱动轴的齿轮设计与计算及校核………………………10
7.4 主动轴Ⅲ的设计、校核……………………………………………………13
7.4.1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13
7.4.2 轴的结构设计……………………………………………………13
7.4.3 求轴上的载荷……………………………………………………14
7.4.4 按弯矩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15
7.4.5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16
7.5 键的选择及校核…………………………………………………………18
7.5.1 键的选择…………………………………………………………18
7.5.2 键的校核…………………………………………………………18
7.6 轴承………………………………………………………………………19
7.6.1 轴承的选择………………………………………………………19
7.6.2 轴承寿命的校核…………………………………………………19
8. 密封与润滑………………………………………………………………………21
8.1 润滑………………………………………………………………………21
8.2 密封………………………………………………………………………22
9. 液压传动…………………………………………………………………………22
9.1 负载分析…………………………………………………………………22
9.2 负载图与速度图的绘制…………………………………………………22
9.3 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23
9.4 液压系统图的拟定………………………………………………………24
9.4.1 液压回路的选……………………………………………………24
9.4.2 液压元件的选择…………………………………………………25
9.5 油液温升验算……………………………………………………………28
10. 总结……………………………………………………………………………29
参考文献…………………………………………………………………………29
致谢………………………………………………………………………………30
附录……………………………………………………………………………………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