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word版设计说明书一份,共96页,约33000字
任务书一份
翻译一份
CAD版本图纸,共6张
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题目:横轴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主要内容:横轴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设计
主要参数和要求:
机身长: 8~8.5m 宽:2~2.2m 高: 1.5~1.55m
卧底深度:245m 装机功率:250kw 截割功率:160kw
经济截割煤岩硬度:≤60MPa; 可掘巷道断面:18~20m2
最大可掘高度:3.75~4m; 最大可掘宽度:5m
龙门高度:350~400mm 刮板速度:0.9~1.0m/s
运输形式:边双链 履带宽度:2×250mm
行走速度:3m/min(工作)6m/min(调动) 额定电压:1140/660v
1、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总体方案的设计;
2、完成横轴式截割部总体设计;
3、截割部减速器三级圆锥圆柱齿轮传动机构设计;
4、主要部件、组件、零件图设计;
5、编写完成整机设计计算说明书、中英文翻译,可有专题论述。
摘 要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般机械产品设计的方法及规律;掌握横轴式截割部的设计步骤。
本设计内容为履带式半煤岩掘进机设计。在此,主要进行了掘进机的整体功能设计和掘进部的结构设计。在整体设计中,本设计主要对掘进机的装载系统、物料输送系统、行走系统、液压系统,以及机架和回转台等主要系统和部件进行功能设计,确定其主要的功能参数。
本设计对掘进部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本掘进机采用横轴式掘进部。在设计中,主要对掘进部中的支撑架,掘进部的减速器等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对掘进头进行了功能设计。本掘进部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用三级齿轮传动加惰轮的方式增加了掘进部的长度,满足了掘进部的长度要求,并且避免了最后一级齿轮因直径过大而和掘进头产生干涉。
(2)第一级使用锥齿轮传动,满足了横轴式掘进部需要改变传动方向的要求。
此外,本设计还对半煤岩掘进机的特点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对掘进机拆运安装和调整,掘进机的井下组装以及掘进机的检修和维护保养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掘进机;截割部;减速器
目 录
1 前言 1
1.1设计背景和目的: 1
1.2 掘进机发展概括: 1
1.3 掘进机技术发展趋势 2
1.4 我国掘进机发展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1.5 掘进机主要机构介绍 5
1.5.1工作机构的型式选择 5
1.5.2 装载机构的型式选择 5
1.5.3 输送机构的型式选择 6
1.5.4 转载机构的型式选择 6
1.5.5 行走机构的型式选择 7
1.5.6除尘装置的型式选择 7
1.5.7 高压水细射流辅助切割技术 8
1.6 本掘进机主要特点: 8
2 设计任务及相关参数 9
3 总体设计 9
3.1 概述 9
3.1.1 特点: 9
3.1.2主要用途、适用范围: 9
3. 2 主要技术参数 10
3. 3 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12
3.3.1 截割部 12
3.3.2 装载部 14
3.3.3 刮板输送机 14
3.3.4 行走部 15
3.3.5 机架和回转台 15
3.4 液压系统 18
3.4.1 油缸回路 18
3.4.2行走回路 19
3.4.3装载回路 19
3.4.4输送机回路 19
3.4.5转载机回路 19
3.4.6锚杆钻机回路 20
3.4.7油箱补油回路 20
3.4.8 几种主要液压元件的选型设计 20
3.5内、外喷雾冷却除尘系统 22
4 润滑 23
5截割部总体结构设计 23
5.1电动机的选型 24
5.1.1电机参数: 24
5.1.2电机外形图: 24
5.2截割头的结构设计 24
5.3截割部减速器传动机构设计 25
5.3.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的确定及各级分传动比的分配: 25
5.3.2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26
5.3.3第一级锥齿轮传动计算: 27
5.3.4第二级斜齿轮传动计算: 32
5.3.5第三级齿轮传动计算: 36
5.4轴的设计计算: 41
5.5轴承的校核: 44
5.6键的校核: 45
5.7 减速器箱体的设计 46
5.8 掘进部后支撑架的设计 47
6 电气部分 47
6.1、系统的组成 47
6.2系统的结构 48
6.3电控箱的主要技术参数 50
6.4 工作原理 51
6.4.1、主回路部分 51
6.4.2、电源部分 52
6.4.3、控制单元 52
6.4.4、保护单元 53
7 掘进机的安装和调整 53
7.1 机器的拆卸和搬运 53
7.2掘进机的井下组装 54
7.3机器的井下调试 55
7.4机器的调整 55
8 掘进机的检修和维护保养 57
8.1机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57
8.2机器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58
8.3机器的润滑 59
附录: 60
总结 65
翻译部分 66
英文原文 66
中文译文 80
致 谢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