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描述:
文档包括:
WORD版设计说明书1份,共70页,约29000字
CAD版本图纸,共5张
前 言
水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污水的任意排放或处理不彻底的排放,都会给水资源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我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工业发展超标排放工业废水,二是城市化中由于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设施严重缺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造成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近年来经过治理虽有所减少,但城市生活污水有增无减,占水质污染的51%以上。
本设计是在南方某市的水文地质、受纳水体水质资料、人口分布和气象条件分析后,进行的一整套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其中,对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进行分析,污水处理厂一级、以及以A2/O法为主体的二级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予说明,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水进行了三级处理,以其作为反冲洗的用水,对具体污水及污泥构筑物结构进行了详细计算。
此次设计要求处理水量为141700m3/d的城市生活污水,设计方案针对已运行稳定有效的A2/ O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A2/O工艺由于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群落的有机配合,加之厌氧、缺氧条件下,部分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被开环或断链,使得N、P、有机碳被同时去除,并提高对不可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它可以同时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硝化脱氮、磷的过量摄取而被去除等功能,脱氮的前提是NH3--N应完全硝化,好氧池能完成这一功能,缺氧池则完成脱氮功能。厌氧池和好氧池联合完成除磷功能。
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和全面的总结,是教学计划不可缺少的组成的部分,也是大学学习的目标.通过毕业设计掌握贯通大学期间各科课程之间的联系。为毕业以后从事污水处理方面的设计施工及管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本设计书中有不当或纰漏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及专家指出改正。并对在设计中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 录
第1章 设计任务书………………………………………………………1
1.1 设计题目…………………………………………………………1
1.2 设计原始资料……………………………………………………1
第2章 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2
2.1 污水量的计算……………………………………………………2
2.2 污水水质…………………………………………………………2
第3章 确定工艺流程………………………………………………………3
3.1 传统工艺……………………………………………………………3
3.2 除磷脱氮工艺 ……………………………………………………3
3.3 工艺的确定…………………………………………………………7
3.4 具体构筑物的选择 ………………………………………………8
第4章 污水的一级处理…………………………………………………10
4.1 泵房前格栅的计算………………………………………………10
4.2 泵房后格栅的计算………………………………………………12
4.3 沉砂池的计算……………………………………………………14
4.4 初次沉淀池计算…………………………………………………17
第5章 污水的二级处理 …………………………………………………22
5.1 A2/O工艺的计算…………………………………………………22
5.2 二沉池的计算……………………………………………………29
5.3 接触池的计算……………………………………………………33
5.4 计量设备 ………………………………………………………35
5.5 中水过滤站………………………………………………………37
第6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计算 ……………………………………………39
6.1 污泥量计算………………………………………………………39
6.2 污泥浓缩池的计算………………………………………………40
6.3 贮泥池的计算……………………………………………………43
6.4 污泥消化池的计算………………………………………………45
6.5 污泥脱水…………………………………………………………57
6.5 附属设施…………………………………………………………57第7章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59
7.1 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59
7.2 污泥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61
第8章 污水泵站的计算…………………………………………………64
8.1 设计依据…………………………………………………………64 8.2 水泵机组的选择(估算)………………………………………64
8.3 水泵机组的布置…………………………………………………65
8.4 污水泵站的计算…………………………………………………66
8.5 泵站辅助设施……………………………………………………67
主要参考文献 ……………………………………………………………68
谢辞 ……………………………………………………………………69
|